• 1056閱讀
  • 0回復

流淚是感情表達的最佳方式 [復制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使用道具 楼主  發表于: 2013-09-24
如果你沒有哭過,那你太不正常了。哭不是脆弱更不是錯,哭泣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種感情的表達模式,尤其是因為壓力太大而哭。哭吧哭吧不是罪,把壓力都哭出來,你的心情會更好,哭出來以後就能神清氣爽。
日本經濟新聞撰文指出,日本心理專家認為,當心理壓力大時,哭出來才是消除壓力、有益身心的做法。

哭出來以後就能神清氣爽
[size=1px]翻找不到的那些事與物
儘管同是眼淚,防止眼睛乾燥的眼淚與眼睛進灰了或切洋蔥時受到刺激流出的眼淚卻是不同的,而感動或傷心時流的眼淚又與眼睛受到刺激流出的眼淚不同。當人出現情緒性流淚時,會出現一系列身心變化。對此,日本東邦大學名節教授、腦生理學專家有田秀穗將著名的悲情片“佛蘭德斯的狗”與“螢火虫之墓”給20名成人觀賞,並在此過程中進行了受試者大腦血流量的檢測。

實驗發現,在看影片的受試者中,約有九成人在中途哭泣。在他們開始哭泣前的1-2分鐘,大腦的前額葉區血流量會緩緩增加,到了哭泣前10-20秒,血流量會急速增加,同時心跳與血壓上升,處於興奮狀態。哭泣過後,血流量開始緩緩下降,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有田教授認為,人之所以會在看片子的時候流淚,這是因為當人看到自己深有同感的畫面時,前額葉區活動會變得頻繁,進而發出“流淚”的指令,而這是只有大腦發育較為發達的人類才能流出的眼淚。
[size=1px]展示出沈默的無奈
根據心理測試顯示,哭過以後的人的心理中,緊張、不安、混亂、憤怒等情緒的比例很小,常常有人說“大哭一場過後,整個人都輕鬆多了”、“哭完以後就神清氣爽了”,學人猜測,出現這樣的變化是因為情緒性的哭泣過後,與放鬆狀態關聯的副交感神經神經會替代與興奮緊張狀態關聯的交感神經,對人體的情緒起主要控制作用。這不但能讓人發洩壓力,在副交感神經的作用下,人體狀態會接近於晚上快要睡著時的安定狀態。儘管目前科學尚未對此作出明確的解釋,一部分大腦的作用原理仍需要探索,但可以肯定的是,人體會透過“哭泣”的行為,自發性地切換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作用,達到發洩情緒、減小壓力的目的。

當然,也有一些人無論壓力多大多想哭,眼淚都流不出來,這種狀況反而會導致人越發地感到苦悶難耐。有時候工作壓力過大、疲憊不堪卻又哭不出來,很容易陷入抑郁症危險中。當發現自己有那樣的傾向時,不妨找一些契機讓自己流淚。有田教授認為,“看一些能有同感的電影,或聽一些與內心有共鳴的音樂,效果都會很不錯。”
[size=1px]All night long talk thoughts
有感情就要表達出來,警惕“感情表達障礙”

哭泣是一種感情的表達模式,但除了哭泣之外,嬉笑怒罵都是表達感情的模式,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是非常重要的。
[size=1px]為生命畫上積極的色彩
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上班族整天對著電腦或電話,很少與人溝通,臉上的表情也幾乎一成不變,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中,這樣的人非常容易因溝通和感情表達的減少而患上“感情表達障礙”。這是因為一旦大腦皮層處理的訊息量大量增加,大腦皮層與控制本能與感情區域之間的部分功能平衡就會被破壞。
[size=1px]生活多出的夢想
想要從感情表達障礙中恢復過來,最重要的就是讓人有快樂的體驗,有與人交流的喜悅,而與兩三個人相互傾聽、表達內心的感情無疑是重要且有效的模式。有時候,壓力會在你不知道的時候逐漸將心理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想要預防感情表達障礙症,你需要做的僅僅是在每天睡之前,想想今天我哭了嗎?我笑了嗎?這樣回顧自己的一天,就能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有良好的把握,一旦發現心理狀態失衡,才能及早調整和恢復。
快速回復
限100 字節
如果您在寫長編帖子又不馬上發表,建議存為草稿
 
上一個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