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534 > 鏡頭下澳門時代變遷

[圖片故事]第534期 鏡頭下澳門時代變遷

文:陳顯耀    圖:陳顯耀     分享:

簡介:這個月的20號是澳門特區回歸祖國25周年銀禧紀念日,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這座位於珠江口的小城的經濟飛速發展,經歷了改天換日般的蛻變。澳門攝影師陳顯耀從1999年澳門回歸開始,一直以鏡頭記錄澳門的城市發展。25年來,他的鏡頭對準城中大街小巷、老店,無數次按下快門,記錄澳門滄海桑田、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也描繪出了屬於澳門的故事。

滄海桑田 填海造地

出自東晉葛洪所著的《神仙傳.麻姑》中的成語滄海桑田,用來比喻澳門城市變遷最貼切不過。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正式獲得明朝政府批准,成為首批進入澳門居住的歐洲人,當時澳門還是一條小漁村。島上只有兩個小村莊,即圍繞着媽閣廟的媽閣村,以及觀音廟附近的望廈村。

澳門土地變遷最為劇烈,是在1912年之後約一個世紀的時間。土地面積由原先的3.4平方公里(澳門半島),擴大面積至1999年回歸時的21.45平方公里,再到今年(2024年),土地面積擴展至33.3平方公里,百多年間擴增的土地面積接近十倍,可以說整個澳門都是填海填出來的。

橫琴新區大變身

除了填海,澳門還向旁邊的珠海橫琴「借地」,新建成的橫琴新區是一個經濟特區,現時區內的十字門區域正開發成全新的中央商業區,另有兩個以生產中藥為主的工業園區亦正大興土木。目前區內已開設澳門大學分校,預計將興建親子活動的主題公園和酒店。

大規模基建陸續投入 造福市民

1999年,澳門人口不足44萬,回歸25年後澳門居住人口增加至68萬。訪澳旅客每年持續上升,今年首三季有逾2,500萬人次旅客訪澳,預計全年可達3,300萬人次。旅遊博彩業快速擴展,帶來豐厚的財稅收入,公共資源相對充裕。澳門特區政府為配合社會發展需求,增加投入公共基礎建設,包括基礎教育、醫療護理、交通運輸、公共房屋等不

新口岸開通 方便珠澳居民通關交流

第四條澳門跨海大橋通車

從老街店舖輪轉看澳門社會變遷

關前正街66「耀記服裝」

古董店變身酒吧

廚具作坊化身綜合空間

水族館變小吃店

服裝店變飲料展示空間

髮廊變金店

「風光」不再的電業行

艱難存活的老餅店

後會無期的牛雜店

無以為繼的傳統手信店

美容院變酒吧

單車變名牌手袋店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此處購買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